圣水洞,又名观音洞,位于巴城西龛山(又名凤谷山)。洞高6.3米,宽13.8米。《(民国)巴中县志》载:“洞中有圣水观音摩崖题额,旁有明正德七年季冬,恩荣生杨纪碑文。”又云:“洞中塑观音及园觉诸像,端正庄严,盛于他寺龛。其右有石刻观音像,手携净水宝瓶,泉自瓶中沥沥而出,以大石槽贮之,碧澄甘冽,乡人称为圣水,多乞以疗疾。盖圣水观音岩之称,或取其意也。”
洞前有殿宇一座,四合院布局,悬山式木结构屋顶,穿斗架梁,正殿四柱三开间,左右厢房若干,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。洞内岩壁有明清及民国石刻23幅,保存完整的16幅,依照岩壁纹理结构横向排列,另有四龛,无造像。(本报记者 张敬伟)
俯瞰观音岩及寺院